文所講的“大蝦”學名“克氏螯蝦”,是一種淡水蝦,和澳洲淡水龍蝦是親戚。原產北美,后移植日本,30年代又由日本傳入我國江蘇省,后自然傳播到很多省市。在六十年代初,江漢平原滅血吸蟲,引進這種蝦是為了消滅血吸蟲的寄宿體——釘螺,從天津一帶引進這種蝦,投放在江漢平原一帶的水域,這種蝦繁殖能力很強,于是就有了現在的規模.吃蝦盛行大概是在上世紀的90年代中后期,那時只吃“蝦球”,很少整只吃,“五七油悶大蝦”的由來一般的說法是五七鉆(江漢油田)前“小李子油燜大蝦”最先做的,后來鉆前家屬區一帶的所有餐館都開始做這道菜,“五七油悶大蝦”由此得名并盛行至今。
材料清蒸小龍蝦應選用個頭大的小龍蝦,將蝦按家庭制作潛江五七油燜大蝦中的方法處理,這樣處理一個可以熟得快,二個是方便吃的時候手剝殼。
做法第一步:將生姜切片排放在蒸籠里作為墊料。
第二步:將處理好的蝦碼放在姜片上,然后在蝦上面均勻地噴上料酒。
第三步:蒸20分鐘,菜成。吃的時候根據個人口味可以沾姜醋也可以完全吃原味。
小訣竅原料的處理:將蝦放在清水中漂洗,并用牙刷刷干凈蝦體。然后把小龍蝦捉住,剪去兩只大夾的前端尖鉤,一是為了防止它夾人,二是為了好入味;去腸,蝦的尾部有三片尾翼,捏住中間一片,一擰一拉,腸子就出來了;再后就是從蝦頭部外殼的約1/2處(為了有效地保持蝦黃,可盡可能少剪一些)剪開,注意不宜直接剪斷,在欲斷未斷時往外一拉,可將蝦頭部的沙囊一起帶出,就是那黑黑的一團物質,注意保留蝦黃;最后從拉掉的尾翼處直線剪至頭部,一是為了好入味,二是吃的時候好剝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