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平時吃些什么,愛吃什么所導致自己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飲食習慣容易影響自己體內營養成分的含量。飲食習慣可不是說說而已,我們理應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才能避免各種胃腸疾病所帶給自己生活中的麻煩和許多困擾。但是,如果我們自己吃下去的食物供給給體內的營養沒有辦法吸收怎么辦?
1.早餐一定要吃,可多攝取五谷雜糧類食物沒有吃早餐的人,會出現體力不濟、頹廢及腦力不集中,易引起中年失智癥、早衰癥。
只要早起30分鐘就有充足的時間進食。尤其減肥者在早餐最需注意選擇,早餐一定要吃飽又好,因腸胃在十幾小時空腹,對所吃進來的食物會照單全收(造成肥胖的原因)易造成腸胃性潰瘍。
2.早上不宜喝咖啡,易導致骨質流失,骨質疏松,下午2-3點可以喝,成年人一周不超過2杯,或只喝黑咖啡不加糖及奶精,較不易影響骨質流失。
3.成年人一周不超過3顆蛋,蛋白質的攝取量過多,易膽固醇過高,易漲氣者,腸胃蠕動過速者不宜攝取洋蔥炒蛋、茶葉蛋,蛋內所含之賀爾蒙及抗生素易殘留在體內而產生抗藥性。
4.三白少吃--白米、白面、白糖(已精致化沒有營養價值,造成肝腎消化的負擔)。
5.水果在早餐吃是金、中午吃是銀、晚上吃是垃圾。尤其瓜類
西瓜、哈密瓜要在餐與餐之間進食(最忌飯前及飯后吃西瓜),晚上5點過后不吃。尤其皮膚容易過敏、鼻炎、鼻過敏、支氣管較差者、骨折過、骨關節、骨刺患者、腸胃病、肝炎患者。
因瓜果類較易在腸胃道內腐敗,且屬較濕寒性,易影響上列之癥狀。骨折骨頭受傷的患者可以吃香蕉,請在早餐前吃可達雙效--清腸、預防腸癌。
6.生菜類食物可多攝取,對肝臟的疾病改善,及天然酵素補充的最佳來源。生菜一周最少四份,過午前吃為佳,國人對生菜的印象是“太冷”了,生菜在早上屬陽性可多吃,吃對時間就沒有太“冷或寒”的問題,晚上則多吃屬陰性的大白菜、白菜、高麗菜,根莖類的蔬菜--地瓜、南瓜、竽頭、胡蘿卜等。一周每人盡量吃到4份的五谷根莖類食物,才會有能量。
7.晚餐綠色蔬菜不宜過量,尤其是更年期、新陳帶謝異常者,易刺激交感神經旺盛而導致失眠、內分泌失調。晚上亦不宜吃水果減肥餐也會有上述之癥狀。諸如上述說的一些方法等等,促進食物的營養吸收有許多種方法,但途徑再多也不過就是為了使患者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只有吃對了東西吃好了東西,并在正確的時間補給充足的營養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