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湯,中醫方劑名。為解表劑,具有辛溫解表,解肌發表,調和營衛之功效。主治頭痛發熱,汗出惡風,鼻鳴干嘔,苔白不渴,脈浮緩或浮弱者。臨床常用于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原因不明的低熱、產后或病后低熱、妊娠嘔吐、多形紅斑、凍瘡、蕁麻疹等屬于營衛不和者。
本方證為風寒傷人肌表,腠理不固,衛氣外泄,營陰不得內守,肺胃失和所致。治療以解肌發表調和營衛為主。本方證屬表虛,腠理不固,且衛強營弱,所以既用桂枝為君藥,解肌發表,散外感風寒,又用芍藥為臣,益陰斂營。桂、芍相合,一治衛強,一治營弱,合則調和營衛,是相須為用。生姜辛溫,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嘔。
桂枝辛溫,辛能散邪,溫從陽而扶衛,故為君藥。芍藥酸寒,酸能斂汗,寒走陰而益營。桂枝君芍藥,是于發散中寓斂汗之意;芍藥臣桂枝,是于固表中有微汗之道焉。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肌表;大棗之甘,佐芍藥以和營里。甘草甘平,有安內攘外之能,用以調和中氣,即以調和表里,且以調和諸藥矣。以桂、芍之相須,姜、棗之相得,借甘草之調和陽表陰里,氣衛血營,并行而不悖,是剛柔相濟以為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