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腎炎患者都有這樣的覺悟:
腎炎患者:限鹽≠禁鹽
部分腎炎患者不時會出現水腫現象,而水腫與鹽分相關,因此部分患者對鹽分的攝入控制到了一個嚴苛的地步,甚至有些患者實施“禁鹽”政策。專家表示,限鹽和禁鹽是兩碼子事。禁鹽或會導致低血鈉、低血氯,出現肌肉痙攣、低血壓、低血容量、體位性低血壓等不良后果。盲目禁鹽甚至可能對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進一步指出,限制鹽的攝入量主要針對的是存在明顯水腫或水鈉潴留的腎炎患者。這部分患者確實需要執行低鈉飲食,也就意味著要限鹽。患者最好遠離含鹽高的食物,如咸菜、咸蛋、腌肉、醬菜、皮蛋、豆腐乳等。
進補適當吃魚四種魚最養生
青魚
青魚富含硒、碘、鋅元素以及核酸,有抗衰老和抗癌的作用,常用于食療。青魚體內含有多不飽和脂肪酸,可以擴張血管,防止血液凝結。青魚適宜水腫、肝炎、高血脂、高膽固醇、動脈硬化患者食用,不適宜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和患有瘙癢性皮膚病的人食用。青魚油脂較多,適合烤著吃,保證肉的鮮嫩度。
帶魚
常吃帶魚有養肝補血、潤膚養發的功效。雖然帶魚的脂肪含量高于一般魚類,但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帶魚富含鎂元素,可以保護心腦血管系統,預防高血壓等病。帶魚適宜久病體虛、氣短乏力、皮膚干燥的人食用,而皮膚病、哮喘病患者則不宜食用。帶魚宜煎著吃,出鍋前噴些料酒,味道更好。
鯽魚
鯽魚富含蛋白質,且易于消化吸收,是肝腎、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鯽魚有健脾利濕、和中開胃、活血通絡的功效,對水腫、潰瘍、氣管炎、哮喘、糖尿病有食療作用。產后的婦女燉食鯽魚湯,可補虛通乳。感冒并伴有發熱的患者應忌食鯽魚。鯽魚適于做湯,具有很好的滋補作用。
泥鰍
泥鰍有藥用價值,有補中益氣、養腎生精的功效。泥鰍富含亞精胺和核苷,能增加皮膚彈性和濕潤度,并提高身體的抗病毒能力。泥鰍適宜身體虛弱、脾胃虛寒、體虛盜汗的人食用,對急性黃疽型肝炎的治療十分有益。泥鰍可能帶有寄生蟲,所以不能生吃,宜燉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