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運動是由中國古老的導引吐納術結合技擊之術而演化過來的,是中國傳統武術、醫學、文化的結晶。八卦掌的創造者和發展者們,其中有許多道士和養生家,他們都深通醫學和易經,在修練八卦掌的過程中將其融合了進來,而且八卦掌和中醫的基礎理論又都是與易經的基本思想密切關聯,因此二者有許多相通之處。
一、陰陽五行在中醫理論中,講陰陽對立、陰陽消長、陰陽互根、陰陽轉換,并且用這些
規律來說明人體的組織結構、生理功能、病理變化,以及用其指導臨床診斷與治療。而八卦掌理論是以八卦圖中心的陰陽魚而推演的,圖中黑白分別為陰陽的各自屬性,S線代表陰陽的消長變化和運動中平衡關系,其中黑中之白眼、白中之黑眼,代表著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并隱喻著陰陽中有無限可分性。在中醫治療中有寒熱、虛實、表里等陰陽屬性不同的病癥,有溫、清、補、瀉和解表治里等相應治法。
八卦掌運動中則有進退、前后、剛柔、虛實等陰陽屬性之不同,并有動靜變化、進退轉換、虛實分明、剛柔相濟等陰陽屬性不同的人體內外運動變化。
在中醫學中,五行學說是用來取類比象進行推演,歸類人體的臟腑之間的生理功能病理影響的相互關系,以及用來指導臨床診斷,擬定治療的方法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間的生克變化關系進行推演的,相生論: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論: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即肝屬木、心屬火、脾屬土、肺屬金、腎屬水;而在八卦掌理論中,如北面屬水,即八卦掌的順式掌,練習順式掌對腎有保護作用,水又生木,木為肝,對于治療肝病有很好的療效。八卦掌運動按照人的腑臟不同的病癥,運用八種不同的式子,按五行區分和掌握生克變化規律進行治療。由此可見,中醫學與八卦掌在陰陽五行理論上是相通的,在養生治病的目的上也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