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綜合征是常見病之一,也是經常危害健康的疾病之一。但是如果不及時治療,也是會危及生命健康的。對此,下面就來具體說說。
雷諾綜合征的西醫治療:
一、一般治療: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情緒因素影響,忌煙。防止局部創傷,避免從事低溫工作,繼發性病人應盡可能治療其原發疾病。二、藥物治療:
1、α受體阻滯劑阻斷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與血管壁的僅受體部分,產生α受體阻滯效應,使血管擴張。常用酚芐明(苯芐胺)、鹽酸哌唑嗪、吲哚拉明、鹽酸妥拉唑林(妥拉蘇林),口服。2、腎上腺素能神經阻滯劑可用胍乙啶、甲基多巴、利舍平(利血平),口服。3、慢鈣通道拮抗劑通過體內、外試驗證明,該類藥物可阻滯細胞對鈣的攝入,可降低平滑肌收縮力,使肌肉松弛,緩解動脈痙攣。藥物同時還具有α受體阻滯作用和對血小板血栓素A2合成有抑制作用,可選用硝苯吡啶,或與山莨菪堿聯合應用效果良好。或地爾硫卓(硫氮卓酮),口服。4、血管平滑肌松弛劑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常用煙酸與煙酸肌醇(煙酸肌醇酯)口服。5、血管緊張紊轉換酶抑制劑卡托普利(開搏通),口服,每次25~50mg,3次/d,劑量宜逐漸增加。6、5-羥色胺拮抗劑對冷引起的血管痙攣有效。酮色林Ketanserin,每次40mg,3次/d。7、前列腺素PGE1和前列環素PG12具有擴張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8、司坦唑(康力龍)增加纖溶活性及降低血液黏度。口服,每次2mg,2~3次/d。9、雌激素適用于內分泌紊亂所致疾病的女性患者。三、局部治療:
2%硝酸甘油軟膏局部涂搽,每日數次,可緩解癥狀,但作用持續時間較短。四、誘導血管擴張療法:
患者全身暴露在0℃的寒冷環境中,而雙手浸泡在43℃的熱水中,每次治療10分鐘。冷試驗結果表明,治療后肢端溫度平均升高2.2℃。其機制為通過條件反射,使患者再次暴露于寒冷環境中,肢端血管不再出現過度收縮反應。五、麻醉療法:
臂叢神經阻滯、腰背、臀、下肢神經阻滯、星狀神經節阻滯,胸腰交感神經阻滯。六、肢體負壓治療:
患者取坐位,將患肢置入負壓艙內。治療壓力為上肢-8.6~-13.3kPa,一般為-10.6kPa;下肢-10.6~-17.3kPa,一般為-13.3kPa。每日1次,每次10~15min,10~20次為一個療程,平均治療14次。治療原理為負壓使下肢體血管擴張,克服了血管平滑肌的收縮,動脈出現持續擴張。七、血漿交換療法:
可降低血漿粘滯度。每日抽去血液500ml,或1~2次抽去350~1000ml,去除量1L以內可用人造血漿2~2.5L代替,去除量更大時必須用新鮮血漿或白蛋白等滲溶液。每周1次,共5次,療效至少可維持6周。如用血細胞分離器進行時可僅僅去除血漿,保留血細胞,療效更佳。八、手術治療:
指征:1、病程>3年;2、癥狀嚴重,影響工作和生活;3、足量療程的藥物治療無效;4、免疫學檢查無異常發現。方法:1、交感神經切除術。上肢病變可考慮施行上胸交感神經切除術;下肢病變可施行腰交感神經切除術。療效約可維持2~5年。2、掌和指動脈周圍微交感神經切除術。九、生物反饋療法
此法是將機體正常情況下非知覺的或難以知覺的生物信息,利用專門設備進行探查、放大,并通過記錄和顯示系統轉變成信號,讓患者感覺到這些功能變化,從而使其能把自己的某些感覺與軀體功能聯系起來,并在某種程度上調節這些功能。方法:1、用連接燈光指示系統的溫度儀,每15秒測定一次皮溫。當皮溫上升或穩定時,指示系統發光,而皮溫下降時不發光。這樣患者就接受了這一反映皮溫的視覺刺激。2、自我控制訓練,訓練時通過錄音告訴患者深呼吸、放松、然后回想愉快溫暖的經歷,如沐浴著溫暖的陽光,躺在松軟的沙灘上,周圍的海浪輕輕地拍打著沙灘等。每次治療進行1小時。第1月每周3次,第2月每周2次,第3月每周1次。并囑患者每天在家進行15分鐘的相同訓練。治療后的患者進入3.3℃的冷室內時,皮溫可保持在21.4℃(正常人為22.2~23℃),而在治療前平均下降至19.5℃。現在動不動就有人得雷諾綜合征,但是醫生說這是自己不注意生活細節造成的,因為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做,在做之前一定要做檢查,否則就是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