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產的時候可能需要側切口,這對產婦來說會導致疼痛,如果調養不當,甚至會引起傷口感染的現象,如果發生腫痛的時候,一定要及時進行處理,尤其是在一周以后傷口如果還疼的話,這時候要尋求醫生的幫助,要避免傷口發生感染,出現愈合不良的情況,我們現在就來了解一下這方面內容。
側切后傷口腫疼怎么辦
一般情況下,產后1周內傷口還是會有疼痛感,1周過后傷口疼痛感就會緩解至消失,傷口愈合的時間大約是2周,在這期間需要做好的護理工作是:
1、理療
隨著會陰傷口水腫的消除,疼痛會明顯減輕。如果新媽媽對縫線反應明顯,也可進行理療,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幫助腸線吸收,這樣也會減輕傷口疼痛。
2、觀察是否有血腫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產后24小時內,傷口劇烈疼痛,同時伴有肛門墜脹感,則應立即請醫生檢查傷口,看看傷口周圍是否出現血腫。
3、清洗傷口
用清潔的溫水(或醫院提供的藥物洗液)清洗傷口縫合處,每天2~3次;在清洗之后,用消毒紙或藥棉輕柔地擦干陰部;大小便后要用清潔的水清洗外陰,以保持傷口的清潔、干燥,以防感染。
4、睡覺時避免壓迫有傷口側
如果傷口在左側,應向右側睡,反之亦然。
5、練習骨盆底肌運動
身體狀況允許的話,可以進行骨盆底肌的練習,以刺激陰部的血液循環,從而促進傷口愈合。
側切后傷口腫疼原因
1、這是因為在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會有一定的拉傷,有部分肌纖維斷裂,或者,由于胎兒較大、會陰緊張,會發生會陰撕裂。
2、在有些情況下,為避免會陰的嚴重撕裂,助產士還會做會陰切開,這些都會導致產后會陰傷口疼痛。
3、由于縫合會陰傷口的縫線干燥后會產生會陰傷口的牽拉疼痛,當在拆線或線被吸收后疼痛即會顯著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