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是現在非常流行的一種中醫療法,根據人體穴位來調整人體狀態,輔助治療一定的疾病。在生活中,被輸卵管堵塞等問題困擾的女性來說,艾灸無疑不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不過,在做艾灸的時候還是需要注意很多細節問題的,否則就可能給身體帶來危害。那么,艾灸治療輸卵管熏哪里?
1.脾腎陽虛、寒濕下注
少腹隱隱作痛,喜溫、喜按,腰酸乏力,白帶量多且稀薄,色白無味,舌苔薄白,舌質淡嫩,周有齒痕,脈沉細弱或沉遲。
2.脾虛濕盛、濕郁生墊
一側或雙側少腹痛,腰骶酸痛,黃帶量多質粘稠,或兼有臭味,口渴不多飲,舌苔黃膩或白膩,脈多滑數或弦數。
3.氣滯血瘀,瘕積聚
少腹疼痛,按之不適,乳房脹痛,白帶色白,月經量少,色暗有血塊,舌質暗或有瘀點,脈弦或沉澀。內診可觸及包塊和條索狀物。
配穴處方:
第一天:艾灸-中極穴,子宮穴,大腸俞,神闕穴。每個穴位艾灸20分鐘。
第二天:艾灸-三陰交穴,太沖穴,大腸俞,神闕穴。每個穴位艾灸20分鐘
每個穴位艾灸20分鐘,每日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
在艾灸穴位前,先用蘄圣通絡液按摩穴位10分鐘,然后,再艾灸穴位。
【穴位說明】
中極穴:
〖取穴方法〗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穴下4寸。
〖主治疾病〗小便不利,遺溺不禁,陽痿,早泄,遺精,白濁,疝氣偏墜,積聚疼痛,月經不調,陰痛,陰癢,痛經,帶下,崩漏,陰挺,產后惡露不止,胞衣不下,水腫。
子宮穴:
〖取穴方法〗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中極旁開3寸。
〖主治病癥〗子宮下垂,月經不調,痛經,功能性子宮出血,子宮內膜炎,不孕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