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絕大多數人的身體都是一種亞健康狀態,由于生活作息的不健康以致于身體內部會處于紊亂的情況,身體內部郁熱不清就屬于一種身體亞健康的類別。身體郁熱不清自然而然就需要養陰清熱,這種不是疾病的情況最好的療養方式就是食療,通過針對性的進補一些中成藥來清楚郁熱。
麥冬有養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的功效。常用于肺燥干咳,虛癆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腸燥便秘。但是由于麥冬性微寒,不宜用于脾虛引起的泄瀉、痰飲及氣虛明顯的人群,亦不可過量服用。
食療方:麥冬蒸子鴨
材料:麥冬25克,子鴨1只,料酒10克,鹽5克,醬油10克,味精3克,胡椒粉3克,姜5克,蔥10克。
制法:將麥冬用清水洗凈,浸泡24小時,取出錘扁,除去內梗,子鴨宰殺后,去毛、內臟及爪;姜切粒,蔥切花。將麥冬放入鴨腹內,置武火大氣蒸籠內,蒸55分鐘即成。
2、玉竹玉竹有養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適合于肺胃陰傷,燥熱咳嗽,咽干口渴,胃脘隱痛,大便燥結。適合干咳但少痰,或者口燥咽干的,以滋陰清熱生津止渴。脾胃虛弱、痰多清稀、胃寒腹瀉者不宜服用。玉竹多跟沙參、麥冬等藥材搭配使用。
食療方:玉竹銀耳湯
材料:取鮮玉竹、冰糖、銀耳各10克。
制法:玉竹洗凈、切片,銀耳泡發后擇凈,加清水適量同燉至銀耳熟后,加冰糖即可。
功效:滋陰清熱。適用于胃陰不足所致的口干、口渴、胃脘隱痛,大便燥結等癥狀。
3、百合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寒,能潤肺止咳、清心安神。而百合煮粥是最常用的“抗燥”良方。取百合30克(洗凈切碎),糯米50克,加水400毫升,同煮至米爛湯稠,加冰糖適量,早晚溫熱服食。
此粥不僅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還可寧心安神,適合秋燥伴失眠多夢者。對于舌紅、心煩、鼻出血者,煮粥時可加蓮子30克。
石斛味甘,微寒,能養胃生津、滋陰除熱、明目退翳,對秋燥伴有近視、遠視、輕度白內障者尤為適宜。可取石斛(6-12克)與菊花適量同煎代茶飲,有較好的明目潤燥功效。因石斛中的有效成分只有久煎才能發揮作用,因此應將石斛先煎30分鐘,再放入菊花同煎5-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