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掌風其實就是手癬,鵝掌風主要由紅色毛癬菌(約占55.6%)、須癬(石膏樣)、毛癬菌(約占22.7%)等感染引起。本病主要通過接觸傳染,手癬感染的重要誘因有雙手長期浸水、摩擦受傷、接觸洗滌劑和溶劑等,故手癬在某些行業中發病率可相當高。患者以青年和中年婦女為多,其中許多人有戴戒指史。
鵝掌風的臨床表現分為以下幾種:
1.水皰鱗屑型多為單側起病。先從手掌的某一部位開始,為針頭大小的水皰,壁厚且發亮,內含清澈的液體。水皰成群聚集或疏散分布,自覺瘙癢。水皰干后脫屑并逐漸向四周蔓延擴大,形成環形或多環形損害,邊緣較清楚。病程多慢性,可持續多年,直到累及全部手掌并傳播至手背和指甲,甚至對側手掌。有時水皰可繼發感染形成膿皰。與足癬相比,手癬較少繼發嚴重的細菌感染。
2.角化增厚型多由水皰鱗屑型發展而成。患者常有多年病史,累及雙手,也可為單側。皮損一般無明顯的水皰或環形脫屑。掌面彌漫性發紅增厚,皮紋加深,皮膚粗糙,干而有脫屑。冬季則常發生開裂,有時裂口很深伴出血,疼痛難忍,影響活動。促使手掌角化增厚的因素除皮膚癬菌外,還與長期搔抓、洗燙,肥皂、洗滌劑、各種化學物品和溶劑刺激以及不當治療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