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面診法是在中醫學理論指導下,結合生物全息論發展起來的。因此在面部相應臟器分布、診察方法上與傳統中醫面診有所不同。身體的異常變化,可能發生在面部變化出現之前或之后。檢查面部,可發現有骨的形狀、肌肉緊張度、彈性、收縮力的變化,還可有腫脹、皺紋、結痂、缺陷、面部皮膚顏色改變及充血、疼痛等。如欲知哪一臟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無上述異常變化,如有,即表明其對應臟器有疾病,一般判斷如下1、如果在面部出現皺紋、斑點和皮色改變,表明所在部位的相應臟器失調。
2、如面部出現小疙瘩、充血、腫脹,表明所在部位的相應臟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3、黑眼眶,表明腎臟、卵巢或膀胱有病。4、鞏膜黃染表明肝臟有病。現代面診方法簡便易掌握,而且診斷準確率亦較高,是現代中醫診斷疾病的主要手段。現代面診研究由于面診在中醫診斷疾病上有很重要的價值,不僅已引起許多現代中醫學者的重視,且對面診雙進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對臨床診斷、治療疾病有重要的價值。
一、面部蟹爪紋頒與疾病根據臨床觀察,蟹爪紋在面部頒與主病有一定規律,心病以顳區布紋為主肝病、肝腎同病以鼻、頰區為主肺病以顴區為主腎病以頰區為主
脾病缺乏特異性。經對肺癌、阻塞性肺氣腫、冠心病、腦血管意外、高血壓等觀察,發現面部蟹爪紋的頒和深淺對診斷治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二、面部色診與危重面部色診不僅對慢性病有診斷價值,而且對危重病也有診斷意義。如心衰病人面色黧黑,凡心臟病二尖瓣狹窄、閉鎖不全者面色萎黃,雙顴微紅肝硬變和肝癌病菌人面色甚黑
慢性腎炎尿毒癥病人面色黯黑萎黃。總之,色深沉、重晦暗,主內病、重病、久病色淺光澤明顯主外病、輕病、新病介于枯晦與明潤之間者,其病不甚若病色如云之飛,則病將愈
如博聚凝滯一團,則病進而難治。
三、胃膽疾病與色診據臨床觀察證明,胃下垂患者臉部多呈青褐色,形如豆狀,色素的深淺與病程長短有關,其色深者為久病。膽囊炎患者鼻翼兩則呈淺黃色或深綠色,豆樣,呈橢圓形。
四、小兒疾病與色診臨床因小兒脈來疾速,難以憑其診斷疾病,幫以察色為主,如面赤多淚,眼淚汪汪為麻疹之前驅癥狀面青主驚風面白為中氣不足,多主泄瀉吐利
面黃為脾虛久傷或濕熱內蘊等,此外,在小兒患急腹癥時,面呈灰色重癥白喉患兒呈蠟樣蒼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