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疾病的侵襲是現代人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是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大造成的,也是生活習慣不規律的一個重要表現。而且也容易導致人體出現提前衰老的跡象。中藥方劑是一個幫您擺脫各類疾病的好方法。下面為大家講一下甘草粉蜜湯的做法。
【處方】甘草6克粉3克蜜12克
【功能主治】治蛔蟲病。吐涎,腹痛,發作有時,服毒性殺蟲藥,腹痛不能止者。
【用法用量】上三味,以水600毫升,先煮甘草取400毫升,去滓,納粉、蜜,攪令和,煎如薄粥,溫服200毫升。愈即止。
【備注】關于本方中的"粉",過去有兩種解釋:一說是鉛粉,為殺蟲峻藥;一說是米粉,為和中養胃之晶。如治蛔蟲病,可用鉛粉;蛔痛屢服殺蟲劑而痛未解,則用米粉。
【摘錄】《金匱要略》卷中
【處方】甘草2兩,粉1兩,蜜4兩。
【功能主治】安蛔止痛,解毒和胃。主蛔蟲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作有時,毒藥不止。
【用法用量】《成都中醫學院學報》(1986;1:18)報道,四川省某縣1970年7月發生一起應用甘草粉蜜湯集體驅蛔,因使用鉛粉,致使接受該方的74人全部中毒,無一幸免。中毒者在服藥時曾覺藥有鉛臭,數小時后心煩,輕微嘔吐,胃中嘈雜不適。2~9天內先后不同程度出現頭昏頭痛,身軟無力,懶言嗜睡,口臭流涎,口腔糜爛,食欲逐漸下降,胸腹脹滿,四肢及眼胞浮腫。部分病例在牙齦邊緣可見藍灰色鉛線。中毒者初起面色灰白少華,大便秘結;3~5天后部分病人面色發黃,甚至全身發黃;大便由秘結轉溏瀉,小便深黃量少。舌質:中毒初中期淡紅,苔白滑或厚膩;中后期有少數患者出現舌絳少苔;脈象多虛弦、滑數無力或見有濡弱之脈。經用昆布、海藻、金錢草、板藍根等加減治療,除1例死亡外,全部治愈。據此,作者認為原方“粉”,應為米粉。
【各家論述】1.《金匱要略輯義》:案:粉,諸注以為鉛粉;然古單稱粉者,米粉也。而《千金》諸書,藉以治藥毒,并不用鉛粉。蓋本方非殺蟲之劑,乃不過用甘平安胃之品而使蛔安,應驗之于患者,始知其妙而已。
【臨床應用】1.蛔厥:郭某某,8歲。因右上腹部陣發性絞痛3天,經用中西藥物驅蟲、止痛無效,其父送我處門診。見其肢冷,腹痛,嘔吐清水,痛時上腹部可摸到不規則包塊,痛止時消散,診為蛔厥證。遂投烏梅丸加減與服,次日其父謂服藥后己下蛔蟲,但腹痛不止。診之,肢冷已除,嘔吐好轉,但腹痛不止而包塊已無。說明蛔得驅而腹痛不止,符合《金匱》甘草粉蜜湯之證。遂令買甘草1兩煎水,加米粉、白蜜調勻,徐徐飲服。服兩小時后,腹痛開始緩解,半天后停止。后用此法治愈多例。
【摘錄】《金匱》卷中
通過上面對甘草粉蜜湯各個方面的詳細介紹,相信大家對于甘草粉蜜湯的用途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基本知道了甘草粉蜜湯對于一些疾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