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聽說過肉豆蔻散的朋友應該不是太多,但是肉豆蔻散在中藥方劑里面確實非常的有名氣的,那么肉豆蔻散的功效與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樣的疾病中我們可以對它進行運用呢?今天就來告訴大家其中的奧妙吧。
【處方】蒼術(米泔浸一宿.去皮.焙.八兩),茴香(炒)、肉桂(去粗皮)、川烏(炮.去皮.臍)、訶子皮,各二兩;干姜(炮)、厚樸(去粗皮.姜炒)、陳皮(去白)、肉豆蔻(面裹.煨)、甘草,各四兩。
【炮制】上為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氣虛,腹脅脹滿,水谷不消,臟腑滑瀉,腹內虛鳴,困倦少力,口苦舌干,不思飲食,日漸瘦弱,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錢,水一盞,生姜二片,棗子一個,煎七分,溫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處方】肉豆蔻7.5克(去殼)桂心7.5克人參15克(去蘆頭)甘草15克(炙微赤,銼)
【制法】上藥搗粗羅為散。
【功能主治】治小兒霍亂,吐瀉腹痛。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少許,煎至80毫升,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處方】肉豆蔻22克(去殼)青橘皮15克(湯浸,去白、瓤,焙)當歸15克(銼,微炒)黃牛角腮15克(炙令微焦)厚樸1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地榆15克(微炙,銼)黃連15克(去須,微炒)干姜7.5克(炮裂,銼)
【制法】上藥搗細羅為散。
【功能主治】治小兒久赤白痢,腹內絞痛,不思飲食,漸至困羸。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粥飲調下。日三至四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
【處方】肉豆蔻(去殼,炮)黃連(去須,炒)訶梨勒(炮,去核)各22克甘草(炙,銼)白術干姜(炮)赤茯苓(去黑皮)各15克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0克
【制法】上八味,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治腸胃受濕,濡瀉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2克,空腹時用米飲調下,日三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七十四
【處方】肉豆蔻7枚,(每枚剜一竅,納木香1粒在內,以面裹嫩熟,去面不用)
【制法】上碾為末,分作二服。
【功能主治】治脾虛腸鳴,泄瀉不食。
【用法用量】不拘時用米飲湯調下。
【摘錄】《奇效良方》卷十四
通過上面對肉豆蔻散的介紹我們不難看出,中國人對中醫方劑非常推崇這話不假,方劑從古代便伴隨人們一直到現在。到了現在,各種各樣的方劑也被人們研究出來,并且大受人們的喜愛。這些非傳統的方劑,不僅天然無公害,而且還有這很好的養生功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