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池穴是我們中醫藥學中,常常會采用的與健康養生相關的大穴道之一。風池穴常常推拿,能夠醫治頭痛、眼疲勞、失眠等病癥。還非常對于頸椎痛、乳腺增生有很好的維護保養健康養生實際效果。假如男士長期性按此穴道,還能夠補腎壯陽。那麼,這篇我們就來細膩的說一說風池穴的作用與功效,按摩方法及其可以實際醫治什么癥狀。
風池穴位置及圖片
在后腦殼、后后腦兩邊入發際線一寸的凹痕中。(即:坐落于項部,當枕骨下,與風府穴相平,頸部肌肉與三角肌上方中間的凹處。)
風池穴的作用與功效
第1步清除黑眼圈,眼周緩解壓力,改進頸部酸痛,清除肩膀酸痛,偏頭痛等。
第2步醫治頭痛,眩暈,頸部強痛,眼赤痛,目淚出,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枕大神經痛,登革熱病,熱癥,發燒感冒,癭氣,落枕了。
第3步減輕上重下輕、眼疲勞、頸部酸痛、失眠、酒醉等。
風池穴看病的具體做法
風池穴之常見刺法(淺刺法)
針頭向鼻頭方位斜刺,主冶多種多樣病癥。用1.5寸毫針向鼻頭方位刺進0.5~1.2寸。磁感應:部分酸疼,或向頭上、額部、額頭及眼圈外擴散??芍饕鳖^痛,眩暈,目赤腫痛,鼻淵,鼽衄,耳鳴,頸部強痛,癲癇,中風,發燒感冒,熱癥,登革熱病,癭氣等多種多樣病癥。風池穴為足少陽、陽維之會,鼻為肺之竅,向鼻頭方位扎針可提高其袪風祛寒、宣肺補虛、宣通鼻竅之作用,用以醫治感寒癥表實證研究,實際效果更加明顯。
風池穴之透刺法
針向另一側風池(風府)透刺,主冶頸椎病等癥。取2.5寸毫針向另一側風池(風府)透刺,入針1.5~2寸。向另一側風池(風府)透刺,類似頸椎骨夾脊穴,可輸通經絡,調合血氣,改進腦供血,故對椎動脈型頸椎病功效更加明顯。
風池穴之獨特刺法(深刺法)
1、針頭斜向前上,另一側眼眶方位深刺,醫治頭臉部及膽肝疾病等。
2、針頭向同方向鼻旁豎直刺進,醫治腦梗塞后遺癥等,針對中風后偏癱或半側四肢麻木等功效不錯。
3、針頭向同方向嘴角正下方刺進,醫治軀體、頸部、四肢及其咽喉、支氣管等疾病。
4、扎針向咽喉方位,主冶隱匿性延髓麻痹等癥。此外,風池為肝膽經要穴,“膽主選擇”,向咽喉方位深刺,可提高其醒神開竊,利通咽喉之作用。
5、扎針方位微向外(顳側),主冶偏頭痛等癥。風池穴向外斜刺,直通病所,有止痛散奧里作用,不但對風寒造成的偏頭痛成效顯著,對肝陽上亢、淤血傳導阻滯、痰濁上擾、氣血兩虧之頭痛亦有很好的功效。
風池穴治療頸椎痛的按摩方法
最先將雙手大拇指各自放到頸部風池穴(在項部,枕骨下,頸部肌肉與三角肌上方中間的凹痕中,平風府穴,輕按時有酸脹感),別的四指輕拂頭部,大拇指由輕到重輕按風池穴,20~30次。
接著用兩手把握頸后的肌肉,可順著風池穴往下一直把握到大椎穴(后正中間網上,第7頸椎骨橫突下凹痕中),應持續把握20~30下。
將手四指閉攏,置放在大椎穴(在頸部,當低下頭時最大的橫突下)處,迅速磨擦此穴道,直到發熱才行,反復20~30次。
小提示:除開改正欠佳座姿、推拿風池穴外,頸椎病還與我們的寢具相關,不適合的寢具會引起和加劇頸椎病,而換一個適合的床還可以減輕頸椎病。
風池穴的平時按摩方法
以食、中拇指一起推拿風池穴,協同嘴巴下方的凹窩承漿穴輕按之,另取手掌心根處尾端環形小骨正前方凹處神門穴,可以釋放壓力頸肌、緩解頭疼和焦慮不安。
以兩手指頭螺紋面,緊按風池穴位置,用勁轉動按揉兩下,接著按揉腦后,做30次上下,以有酸脹感為宜,此方法能對安神助眠摧眠比較合理。
梳頭發具有推拿風池穴的功效
身體頭部穴位較多,可以用梳子,或是是手指頭腹每日過去發鬢向頭上輕輕地整理,那樣能另外對頭部按摩穴位,有利于全身釋放壓力。針對男性來講更應常梳頭發,由于額部有男性前列腺的全息投影穴區,另外頭部的很多穴道有調神舒肝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