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在心臟支架手術后必須接受長期服藥,因為藥物是最基本的治療方法,當病情嚴重時,醫生會建議患者接受血管化治療。患者長期服用藥物,其實目的是為了改善冠心病,而不是因為心臟支架術。那么,心臟支架手術后患者應該服用什么藥?又應該怎么護理呢?
一、術后需要服用的不同類藥品
1、抗血小板藥
為了防止支架內形成血栓,抗血小板藥的服用就顯得尤為重要。服用藥品包括兩大類,這兩類藥品所服用的時間也不一樣。第一類是阿司匹林,此藥是基礎藥物,并且需要長期服用,沒有特別原因不能停用。
第二類是ADP抑制劑,也就是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相比阿斯匹林。這類藥在手術之后至少服用12個月,12個月以后去醫院復查,聽從醫生的囑咐,再決定是否停用。如若存在什么問題,務必去醫院聽從醫生的安排。千萬不要擅自做主停用服藥,否則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2、他汀類藥物
他汀類藥物包括很多,每晚服用一次的目的已經不是降低血脂,而是為了改善動脈內的斑塊。此藥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應當長期服用此類藥物。
3、控制心率的藥物
這類藥物可以有效的減少患者心絞痛發作的次數,能夠使患者在靜息狀態下心率保持正常,同樣的,此類藥物也需要患者長期服用。
4、ACEI或ABR類的藥物
大多數人都覺得這類藥物是為了降低血壓而服用的,但是凡事有例外。如果患者曾經患有心肌梗死病,服用這類藥物便有利于改善病情,并且需要長期服用。
二、心臟需要更好的護理
手術之后除了服用藥物來護理心臟之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飲食情況,例如,低油、低鹽、低脂,并且不能做劇烈運動,以避免身體勞累。只有在生活中避免疾病的發病因素,才能夠維持住病情的平穩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