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的很多疾病的發生都是與飲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想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食療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方法,其中各種中藥材發揮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今天我們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短毛熊巴掌這味中藥。
【別名】野虎耳草、豬婆耳、豆角消、虎耳、葉紅、貓耳朵、熊巴耳
【來源】藥材基源:為野牡丹科植物短毛熊巴掌的全草。
【原形態】草本,高約13cm。莖直立或匍匐,逐節生根,近肉質,密被長粗毛,四棱形。葉對生;葉柄長約6cm,密被長粗毛;葉片紙質或近膜質,廣卵形、廣橢圓形或圓形,先端急尖,有時微凹,基部心形,長約10cm,寬約7cm,邊緣具不明顯的細淺波齒及緣毛,兩面綠色或有時背面紫紅色,葉背于基出脈及側脈上,除被平展的長粗毛外,還有短刺毛。傘形花序頂生,總花梗長4-15cm;苞片倒卵形或近倒披針形;花梗長約5mm;花萼漏斗形,四棱形,有時被疏長刺毛;花瓣粉紅色至紫色,廣倒卵形;雄蕊花絲近等長,長8-10mm;子房環形,先端具冠。蒴果環形,先端冠4裂,宿存萼具8縱肋?;ㄆ?-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生于海拔300-1400m的山谷、山坡必林下陰濕的地方及水旁。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解毒消腫。主濕熱瀉痢;帶下;陰囊腫大;中耳炎;月經不調;崩漏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搗敷;或絞汁涂、滴耳。
【摘錄】《中華本草》
根據以上的綜合來講,短毛熊巴掌還是具有一定的藥理療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短毛熊巴掌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食用,不要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