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土細辛[圖]并不很清楚,所以在對土細辛[圖]選擇的時候,需要進行了解,使得在食用它的時候可以放心,有利于疾病治療。
【別名】馬辛、馬細辛、馬蹄細辛、馬蹄香、水馬蹄
【來源】為馬兜鈴科細辛屬植物
杜衡
AsarumforbesiiMaxim.或其同屬多種植物的全草
。四季可采,秋季采為佳,洗凈,陰干或鮮用。【原形態】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下生多數細根。葉1~4片,具長柄;葉片心狀腎形,長2.5~4.5厘米,寬3.5~6.5厘米,上面有白斑。春季開花,花被管鐘狀,喉部無明顯縊縮,外面黃綠帶淺褐色,內面紫色,管部有方格狀網紋;雄蕊12個,花藥長三角形,花絲極短;子房半下位;花柱6,肥厚,柱頭2裂。朔果肉質,近球形,熟時不規則開裂,有多數黑褐色種子。
【生境分布】生于陰濕的林下、溝旁及草叢中。分布于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南等省。
【化學成份】主要成分為黃樟醚(safrole)及少量丁香酚(eugenol)。
【藥理作用】1、抑菌試驗:本品對福氏痢疾桿菌、宋氏痢疾桿菌、大腸桿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祛風散熱,止痛,活血解毒。風寒頭痛,牙痛,喘咳,中暑腹痛,痢疾,急性胃腸炎,風濕關節疼痛,跌打損傷;外用治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0.5~1錢,水煎服,或干粉2~3分,水沖服;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備注】各地作“土細辛”入藥的尚有以下幾種: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出處】土細辛一名,首見于《綱目》,作為杜衡的別名。《植物名實圖考》在"徐長卿"和"九頭獅子草"文中也提及。但作為正名,始見于《質問本草》,曰:"土細辛生陰地,四時有葉,春開花,此一種其生處,葉形貼地,紫花,實處處之土產馬蹄香也,書名杜衡,亦有俗名土細辛。考其性用,載在《綱目》。但細辛出華山,根極細,色深紫,味極辛,嚼之習習如椒,而更甚于椒。"其附圖為細辛屬植物除華細辛和杜衡以外的多種類似植物。按細辛品種
土細辛[圖]不僅有多種功效,而且它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多種食用方法,因而得到很多人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