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雖然西醫(yī)和西藥比較普遍,但是很多時候人們還是認為要吃中藥病才能好,這是因為中藥能夠治本。天花粉[圖]就是中藥的一種,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關(guān)于天花粉[圖]的小常識吧。
【英文名】RADIXTRICHOSANTHIS
【來源】本品為葫蘆科植物
栝樓
TrichosantheskirilowiiMaxim.或雙邊栝樓
Trichosan-thesrosthorniiHerms的干燥根
。秋、冬二季采挖,洗凈,除去外皮,切段或縱剖成瓣,干燥。【性狀】本品呈不規(guī)則圓柱形、紡錘形或瓣塊狀,長8~16cm,直徑1.5~5.5cm。表面黃白色或淡棕黃色,有縱皺紋、細根痕及略凹陷的橫長皮孔,有的有黃棕色外皮殘留。質(zhì)堅實,斷面白色或淡黃色,富粉性,橫切面可見黃色木質(zhì)部,略呈放射狀排列,縱切面可見黃色條紋狀木質(zhì)部。無臭,味微苦。
【鑒別】(1)本品粉末類白色,淀粉粒甚多,單粒類球形、半圓形或盔帽形,直徑6~48μm,臍點點狀,短縫狀或人字狀,層紋隱約可見;復(fù)粒由2~8分粒組成。具緣紋孔導(dǎo)管大,多破碎,有的具緣紋孔呈六角形或方形,排列緊密。石細胞黃綠色,長方形,橢圓形、類方形、多角形或紡錘形,直徑27~72μm,壁較厚,紋孔細密。
【炮制】略泡,潤透,切厚片,干燥。
【性味】甘、微苦,微寒。
【歸經(jīng)】歸肺、胃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生津,消腫排膿。用于熱病煩渴,肺熱燥咳,內(nèi)熱消渴,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10~15g。
【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貯藏】置干燥處,防蛀。
【備注】(1)用于肺熱燥咳,熱病傷津、口渴等癥。本品能清肺潤燥,生津解渴。故臨床上用于肺熱燥咳,可與沙參、麥冬等配伍;用于熱病傷津及消渴等癥,可與麥冬、知母等配伍。
【摘錄】《中國藥典》
【出處】《雷公炮炙論》
本文介紹了藥材天花粉[圖]的一些基本常識,天花粉[圖]在治療人體的一些相關(guān)疾病的時候效果都非常好。而且天花粉[圖]對身體還有一定的調(diào)理作用,平時可以適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