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不是大病,但給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發生“落枕”后,如果癥狀不是很嚴重,在這里教大家幾點自我調理方法。
如果局部疼痛、僵硬嚴重,或者有腫脹或灼熱感,就表示受傷部位充血發炎。所以,在24小時內,應該給予冷敷。可用毛巾或塑料袋包裹小冰塊敷患處,每次15—30分鐘,每天兩次,嚴重者可每小時敷1次。
2.熱敷等到炎癥疼痛減輕時,再考慮熱敷,以疏通經絡,活血化淤。可用熱毛巾濕敷,或用熱水袋干敷。有時間的話,可洗熱水澡,尤其在頸部患處用熱水反復沖洗,邊洗邊用手按摩頸部,效果更佳。
3.自我按摩“落枕穴”中醫針灸當中,有個“落枕穴”,在手背側,第2、第3掌骨之間,指掌關節后一點的地方。該穴是治療落枕的特效經驗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要領
預防落枕,還可制作一個高低軟硬適宜的“中藥”枕頭。在制作枕頭時,還可加入研細的中藥,例如黃芪、當歸、甘草等,以促進頸部血液循環。另外,平日要注意頸部保健,如久坐工作的人,要經常起身抬頭活動頸部,防止頸肌慢性勞損。久處冷氣空調環境者,更要注意頸部保暖,尤其需固定姿勢工作者或伏案午睡的人。
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好好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