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 介
- 韌帶是膝關節重要的靜力性穩定因素,其主要功能是限制作用的制導作用。當韌帶承受的應力超過其屈服點,即完全斷裂的標志點后,常為撕裂傷,仍可能保持大體形態的連續性,但其維持關節穩定的張力時顯喪失,出現直向不穩定。若暴力較嚴重,膝關節有極度的移位發生時,可發生韌帶形態連續性的喪失,完全斷裂,多表現為復合不穩定。急性期,病人膝關節腫脹、疼痛,保護性肌緊張,陽性體征難查出,早期診斷困難;晚期病人多表現出不同程度的膝關節不穩,不穩定的膝關節容易反復受傷,半月板及關節軟骨承受的剪切應力增加,造成半月板損傷,關節軟骨退變加劇,繼發創傷性關節炎。晚期韌帶重建方法雖多,遠期療效有好有壞,但均不能完全恢復原韌帶的解剖及生理功能。因此,對膝關節韌帶損傷,早期正確診斷和治療非常重要。
- 是否屬于醫保
- 是
- 別 名
- 發病部位
- 膝部 關節
- 傳染性
- 無傳染性
- 多發人群
- 青壯年
- 并發疾病
- 髕骨骨折
- 就診科室
- 骨科 急診科 中醫科
- 治療費用
- 市三甲醫院約(5000 —— 10000元)
- 治愈率
- 85%
- 治療周期
- 3個月
- 治療方法
- 手術治療、藥物治療
- 相關檢查
- 凱洛格-斯皮德試驗,夫歐契試驗,膝側向運動試驗,骨與關節MRI,骨關節及軟組織CT
- 常用藥品
- 復方氯唑沙宗片,雙氯芬酸二乙胺凝膠,膝關節假體
- 最佳就診時間
- 就診時長
- 復診頻率/治療周期
- 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