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
股骨髁骨折易發生骨塊分離而不產生塌陷,這是由于三角形髕骨如同楔子指向股骨髁解剖上的弱點髁間窩,易將兩髁劈開。此外股骨干有一向前彎的弧度,前面骨皮質堅固,后面的骨皮質又為股骨粗線所增強。因此骨折易發生在股骨髁附近,皮質骨移行成為松質骨薄弱部。
當脛股關節周圍肌肉收縮時,股骨髁承受來自股骨髁與髕骨兩面的應力。在膝關節由伸到屈時,髕股關節及脛股關節面之間的應力,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此兩種應力的合力方向指向股骨髁的后上方髕骨與股骨之間,無論是伸直位還是屈曲位,總有一部分關節面相接觸。屈膝時,髕骨還伴有由前向后的運動,與損傷時膝關節經常處于屈曲狀態相一致,這樣在外力作用下,有利于髕骨楔形作用的發揮。因此,股骨髁易于產生“T”或“Y”型骨折。
損傷機理和類型:
(一)直接外力 多見于高速撞擊,外力經髕骨將應力變為造成單髁或雙髁骨折的楔形力。當外力水平方向作用于髁上區時,常造成髁上骨折。
(二)間接外力 由高處墜落,在膝關節伸直位或屈曲位,不同方向的應力,可造成股股下端不同部位的骨折。
膝關節常有生理性外翻,外髁的應力比內側集中,且外髁的結構較內側薄弱,因此損傷常在外髁。外翻應力,可造成股骨外髁斜行骨折,有時產生內上髁撕脫骨折、內側副韌帶撕裂或脛骨平臺外側骨折。內翻應力可造成股骨內髁斜行骨折。如果發生脛骨平臺骨折,則由于脛骨平臺內髁的抗力較強,骨折線先出現在脛骨棘外側,經過骨干與干骺端的薄弱區再轉至內側。根據骨折部位及骨折類型有以下幾種:
①單髁骨折<外髁、骨髁>前、后、斜、中間型。②髁間骨折“V”型、“T”型、“Y”型。③髁上骨折 螺旋形、斜形、橫形。④骨骺分離。⑤軟骨及骨軟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