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纖維組織來源腫瘤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1.卵巢纖維瘤的組織發生尚有爭議。最可能的來源為卵巢間質有纖維母細胞分化傾向的間葉組織細胞。有人提出纖維瘤來源于纖維泡膜細胞瘤或勃倫納瘤,也有人認為纖維瘤來源于卵巢內的結締組織,原始部位為卵巢間質或血管和淋巴管的壁。盡管鑒別纖維瘤與纖維卵泡膜細胞瘤較困難,甚至不可能,但應盡最大努力去鑒別。
2.纖維肉瘤:可能來源于卵巢間質或由纖維瘤惡變而來。
3.卵巢原發性黏液瘤:絕大多數黏液瘤原發于結締組織內,但組織來源尚有爭議。卵巢黏液瘤的組織來源尚不清楚。Costa等(1993)比較了卵巢黏液瘤與卵巢卵泡膜細胞瘤和纖維瘤的組織學及免疫化學特征,提出黏液瘤可能是卵泡膜-纖維細胞瘤的某一特殊分化階段。
二、發病機制:
1.卵巢纖維瘤:卵巢纖維瘤小的可為直徑1~2cm,大的可重達13kg。常為圓形或卵圓形,實性,灰白色,較硬且硬度均勻一致。有時表面可有圓形凸起或呈分葉狀,但大部分表面是光滑的。切面均勻一致,呈白色或灰白色,伴有漩渦狀結構。大腫物內可見局灶性出血或壞死,有時可見囊腔形成。
鏡下:腫瘤由短梭形細胞組成,核呈卵圓形。無或很少見核分裂象。細胞呈束狀,并常交叉排列。常存在玻璃樣及黏液樣變性,也可見鈣化、水腫、出血及壞死。除壞死區域外,常無脂肪組織。
2.多細胞性纖維瘤:其診斷標準為細胞豐富,胞核呈輕至中度異形性,核分裂象<4/10HPF。
3.卵巢纖維肉瘤:與卵巢纖維瘤外觀相似,但腫瘤通常較大,文獻報道9~35cm不等。
鏡下:卵巢纖維肉瘤與其他部位發生的纖維肉瘤的典型鏡下特點一樣,通常表現為明顯的細胞多形性和有絲分裂活躍。
4.卵巢原發性黏液瘤:腫物最大直徑5~22cm,有包膜,灰白色,質軟。切面為囊實性,實性部分為黏液樣物,而囊腔內則含有黏稠透明的膠凍樣物質。
鏡下:典型的黏液瘤由疏松的黏液瘤樣基質構成,其內散在星狀或梭狀細胞,其中有些細胞含有濃染的核。無明顯的細胞異形性,無分裂象。腫瘤內血管情況各異。可無血管形成,亦可含有少量毛細血管而無叢狀血管,也可表現為腫瘤內毛細血管十分突出。黏液瘤基質Alcian藍染色陽性。脂肪染色陰性,某些區域存在纖維化。無其他結締組織,而且整個腫物外觀均勻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