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血常規:三系均可見減少,以血紅蛋白降低為顯著,可有輕至中度貧血。
(2)炎癥指標:血沉(ESR)、C反應蛋白,本病活動期二者均可增高,CRP較ESR靈敏。
(3)血清免疫學:急性活動期多見Ig的增高,以IgG最為明顯,高滴度的IgM對本病的診斷有一定意義。總補體降低,C3輕度升高(關節滑膜液可見C3明顯升高)。活動期時可見T細胞亞群CD+4/CD+8值增高。
(4)自身抗體:
①RF的高滴度(1∶256)以上(乳膠凝集法),有診斷意義。
② 抗聚絲蛋白抗體譜( AFA s):AKA、APF 和抗CCP等。AKA 和APF有較高的特異性, 但敏感性差。抗CCP抗體持續陽性往往預示患者容易發生關節破壞。
③ 抗RA33抗體:靶抗原是33kD的核酸蛋白,是對Hela細胞的核蛋白產生的特異性抗體,與hnRNP有交叉反應。抗RA-33在早期RA中可以出現, 有利于RA的早期診斷。
④ 抗Sa抗體:血清、滑液及人體正常組織如脾和胎盤中富含抗Sa抗體的靶抗原。抗Sa抗體陽性組晨僵及關節受累較重,血沉增高,可用于早期診斷, 其滴度與疾病的活動性相關。
(5)關節影像學檢查:
①X光檢查:臨床常規首選雙手指及腕關節或再加雙足攝片檢查。美國風濕病學會將骨損害的X線表現分為4期:
Ⅰ 期:可見關節周圍軟組織腫脹或關節端骨質疏松;
Ⅱ期:可見關節間隙狹窄;
Ⅲ期:可見關節面出現蟲蝕樣破壞;
Ⅳ期:可見關節脫位或半脫位或關節強直(纖維性強直或骨性強直)
②MRI檢查:在顯示關節病變方面優于X線,近年已越來越多地應用到RA的診斷中。MRI可以顯示關節炎性反應初期出現的滑膜增厚、骨髓水腫和輕度關節面侵蝕,有益于RA的早期診斷。
③ 超聲波檢查:高頻超聲能清晰顯示關節腔、關節滑膜、滑囊、關節腔積液、關節軟骨厚度及形態等,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CDFI)和彩色多普勒能量圖(CDE)能直觀地檢測關節組織內血流的分布,反映滑膜增生的情況,并具有很高的敏感性。超聲檢查還可以動態判斷關節積液量的多少和距體表的距離,用以指導關節穿刺及治療。
(6)關節滑液檢查:關節滑液呈云霧狀混濁,檸檬色。白細胞5~25×109/L,中性75%,粘蛋白凝塊易碎,RF(+),且先于周圍血而存在。
(7)病理檢查:類風濕結節和滑膜活檢,特征性的病理改變有助于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