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失弛緩癥檢查
1、X線檢查
X線檢查對失弛緩癥的診斷十分重要,普通胸片及食管造影均有獨特的表現。
(1)普通X線胸片:
約有85%的病人胃泡影消失,后前位片可見到屈曲延長擴張的食管凸入右胸腔,致上腔靜脈和右房段縱隔陰影增寬,有時可在膨脹的食管陰影內見到液平面,側位胸片見到有脹大增粗的食管影和液平面在后縱隔內,氣管被向前壓迫移位。有時肺野內有炎性改變。
(2)食管造影 :
在行食管造影前要作好以下準備:
①如普通胸片發現食管內有明顯的潴留物,于造影前插入胃管,將潴留物吸出以免影響食管壁和食管運動的觀察。
②準備好檢查進可能要用的藥如亞硝酸異戊酯,觀察時一旦需要可立即給予。
③準備好錄像設備,錄像后可反復觀察食管形態及在立位、水平位、右前斜位等各種體位下的運動功能和排空能力,尤其不能忽視平臥位,即除外重力作用因素后的排空能力。根據食管造影所見失弛緩癥大致分為:一種為輕度失弛緩癥:食管下端明顯狹窄,狹窄的邊緣十分光滑,狹窄上方明顯擴張,僅有少量鋇劑可以通過。食管擴張直徑在4cm之內,食管近端1/3蠕動可正常,中1/23缺乏有效的蠕動,遠端1/3收縮紊亂或強烈,括約肌不松弛,鋇劑潴留于食管中1/3部位,食管可呈梭形、鳥嘴形或漏闐形,胃泡內氣體很少或不存在。
第二種為中度失弛緩癥;食管擴張直徑在4~6cm之間,自咽食管至遠端括約肌幾乎整個食管擴張。遠端突然變細,外形規整,食管運動或消失或微弱紊亂,遠端括約肌不松弛,造影劑完全潴留。在亞硝酸異戊酯的作用下可使遠端括約肌開放,少量造影劑流入胃內,立位見液平面在食管上端,胃泡影消失。因食物入胃主要靠策略,食管內容物液體在下,氣體在上氣體不易進入胃內,即體進入胃內量也很少,因此胃泡影消失或胃泡內僅有小液平。
2.胃鏡檢查
內窺鏡對本病的診斷幫助有大,除了能觀察到擴張的食管外,胃鏡通過賁門部括約肌不難,阻力不大并不能說明問題。但對鑒別診斷和以后正確制定治療方案是不可缺少的,尤其對返流物中有血跡的更為必要,內窺鏡可發現賁門癌造成的假性失弛緩癥。在有嚴重潴留性食管炎時食管粘膜變得極度增生,有息肉樣改變或潰瘍形成不易與癌鑒別時可取活檢或刷片行組織學或細胞學檢查以明確診斷。如果發現繼發食管炎性改變,粘膜發紅糜爛、潰瘍、粘膜白斑或念珠菌性食管炎,那么對失弛緩癥治療方法的選擇、以及治療時間的選擇都具有明確的指導意義。當食管有炎癥時因組織水腫脆弱,食管擴張術易發生穿孔,肌層切開術也易剝破粘膜發生食管瘺,因此應先行保守治療,待炎癥消退后再手術。粘膜有白斑病時有發生癌變的可能,要警惕,在治療上要考慮到并作適當處理,必要時行手術切除。有念珠菌性食管炎的先用制霉菌素、兩性霉素B等抗霉菌藥物治療。
3.食管測壓檢查
從食管測壓曲線上可發現食管下括約肌失去正常時的波浪狀,先低壓后高壓的曲線波(食管下括約肌先松弛及松弛后收縮造成的)而變為壓力正常或升高的自基線向上不規則的間距不等的波形曲線,或者偶見持續時間較正常短暫的不規則的低壓曲線。食管體部失去正常吞咽時出現的有節律的蠕動性收縮波,而出現第三收縮或振幅很低的壓力波,當食管極度擴張時甚至不能記錄到。在強力性失弛緩癥病例中,壓力波是重復的,非自上而下的,并且是自發的,振幅可達正常或異常高大,可能是由于食管腔內固體或液體潴留的原因,食管靜息壓從正常的風壓升高到2.67kPa(20mmHg),與胃底壓力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