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靜脈竇閉塞性顱高壓癥狀診斷
一、癥狀
1.上矢狀竇閉塞 多屬非感染性,常與血流動力學異常有關。急性起病者,早期癥狀有頭痛、嘔吐、譫妄和抽搐。頭皮和外部鼻靜脈可有怒張和充血,嬰兒囟門緊張與隆起,有時可有視盤水腫與斜視。也可產生雙側皮質偏癱,或局灶性癲癇。慢性起病者,因皮質靜脈側支循環的建立和部分代償的結果,可僅有頭痛、視盤水腫或繼發性視神經萎縮。
2.橫竇血栓形成 多由于中耳炎或乳突炎持續幾周后,病人有頭痛,頭轉動時加重,可有嘔吐,耳后皮膚靜脈充血,若靜脈炎已延伸至頸內靜脈,則頸部有觸痛、視盤水腫,多局限于病側,程度亦不重,局灶性腦炎癥狀則抽搐與對側輕偏癱。當左側橫竇血栓形成時可表現失語癥,多數病人有鼓膜穿孔流膿,一部分病人鼓膜發紅,耳后紅腫。
3.海綿竇血栓形成 多繼發于眼眶周圍、鼻、面部等處感染,臨床表現以眼、面部癥狀為突出,主要系腦神經、交感神經和靜脈回流障礙。動眼、滑車、展及三叉神經第1、2支損害,頸動脈交感神經叢受損引起Horner征,眼底可出現視網膜出血,視盤水腫和視神經萎縮,靜脈回流障礙可造成眼球突出和眼瞼水腫。
4.腦內靜脈血栓形成 因硬腦膜靜脈竇或腦皮層靜脈血栓而引起的腦內靜脈血栓形成以兒童多見,其后果是該靜脈分布區域發生出血性梗死,最突出的部位是透明隔、紋狀體、丘腦、胼胝體的腹側部、枕葉的側面以及每側小腦的內上面,臨床表現出相應的癥狀。
顱內靜脈竇閉塞的診斷多依賴臨床表現,如頭痛、惡心、嘔吐和視盤水腫的顱高壓癥狀,以及局部神經定位體征和靜脈竇血栓有關的局部感染病灶和有關的全身因素。CT掃描顯示“△”征,特別是血管造影靜脈期可見靜脈竇閉塞即可診斷。近年來,由于抗生素的大量、廣泛應用,由局部感染引起的靜脈竇血栓形成多趨向于亞急性和慢性起病,有些病人只有慢性顱高壓癥,而缺乏靜脈竇血栓的其他典型表現,僅表現為高顱壓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