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高黏稠綜合征一般治療
一、治療
1、對癥治療:
A)治療原發(fā)病如巨球蛋白血癥、多發(fā)性骨髓瘤等,以減少異常血漿蛋白質(zhì)的來源。
B)可用血管擴張藥以減低周圍循環(huán)的阻力,如氨茶堿、地巴唑、煙酸、罌粟堿等;
C)改善循環(huán)功能,可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成人用量每天500~1000ml,
D)可使用抗凝劑,但效果不甚明顯,如肝素、雙香豆素等;E)使用大劑量的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對于出血傾向,除有消化道大出血外,通常不宜用止血藥物,大劑量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有時可收到暫時緩解病情的效果。
2.特殊療法:
A)病情惡化和癥狀明顯時,可采用血漿清洗術,即將取出的血液,除去異常蛋白,做成紅細胞鹽水懸浮液,重新輸給患者,達到減低血漿蛋白的目的,減輕心肌負荷,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組織臟器的血液循環(huán)。
B)對骨髓瘤患者還可以改善因此引起的腎損害。從而使癥狀迅速獲得減輕,其換血量按80ml/kg計算,亦可參考下列公式:[(測得的血細胞比容—預期的血細胞比容)/測得的血細胞比容]×體重(kg),新生兒高黏稠血癥時宜早期進行換血療法。
二、預后
本病征預后取決于原發(fā)病,通常是不能自行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