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性鞏膜炎一般治療
結核性鞏膜炎西醫治療
一、治療:
1.一經確診為結核性鞏膜炎,必須及時治療。隨著抗結核藥物的臨床和藥理進展,對結核治療的觀點不斷更新與發展。目前最初治療的常規藥物治療方案采用英國醫學研究委員會推薦的6個月短程治療。短程治療最初1~3個月除用異煙肼和利福平外,可加用第3種藥乙胺丁醇、鏈霉素或吡嗪酰胺(pyrazinamide),以防止可能發生的耐異煙肼和利福平的結核桿菌感染。在治療的2個月加用的第3種藥物常選用吡嗪酰胺,之后用異煙肼加利福平繼續治療剩下的4個月。當患者為耐異煙肼或耐利福平的高危組時,在最初治療的2個月建議使用4種藥物治療方案(異煙肼 利福平 吡嗪酰胺 鏈霉素)。鏈霉素用藥前宜作皮膚過敏試驗。隨后根據藥物敏感性,服用2種或3種藥物4個月。短程療法有明顯的優點,藥物用量少,治療監護所需時間短;另一優點是病菌轉陰更快。
2.糖皮質激素對所選擇的患者可能是有益的輔助治療藥物。這類藥物對重癥患者可獲得引人注目的轉機。對于盡管經適當的藥物治療,但仍發熱、厭食和衰弱的患者可迅速退熱,并可以減少滲出,以保護視功能。后鞏膜炎經球后注射糖皮質激素能使鞏膜炎癥得以緩解,對于減輕疼痛甚為有效。前部結膜下注射糖皮質激素,可致鞏膜穿孔,應禁忌。但全身或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有時可使感染加重。糖皮質激素應盡可能局部應用或口服潑尼松5~20mg,1次/d,上午8∶00頓服。待炎癥控制后緩慢減量漸停,短程、最好不超過3~4周。免疫介導性結核性鞏膜炎的治療包括局部、逐漸減量的糖皮質激素和如果有結核性活動性病變的全身抗結核藥物應用。
3.其他方法:包括散瞳,改善患者的營養條件和生活環境;增強機體抵抗力,給予支持性藥物如維生素、鈣劑、中藥等。對抑制炎癥,保護視功能有一定作用,應配合使用。
二、預后:
1.及時藥物治療對控制病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