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蠶豆病是什么疾病,對父母來講這種疾病的認識和了解,當然是不可忽視的,因為畢竟,嬰兒還小,他們的身體出現任何異常狀況,都可能會造成比較多的影響和傷害,所以對這些疾病我們需要科學的認識,這樣才能夠做到針對性的治療和解決。
G6PD缺乏癥,俗稱蠶豆病,是葡糖六磷酸脫氫酶(G6PD)缺乏者進食蠶豆后發生的急性溶血性貧血。
G-6PD為磷酸五碳糖代謝的重要酵素,G-6PD缺乏癥是一種單基因疾病,為性染色體隱性遺傳,其控制基因在X染色體上。全世界約2億人罹患此病。我國是本病的高發區之一,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點,患病率為0.2%—44.8%。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各省,以海南、廣東、廣西、云南、貴州、四川等省為高。G6PD缺乏癥發病原因是G6PD基因突變,導致該酶活性降低,紅細胞不能抵抗氧化損傷而遭受破壞,引起溶血性貧血。臨床表現與一般溶血性貧血大致相同。
其發病情況頗為繁雜,如蠶豆病只發生于G6PD缺乏者,但并非所有的G6PD缺乏者吃蠶豆后都發生溶血;曾經發生蠶豆病者每年吃蠶豆,但不一定每年都發病;發病者溶血和貧血的程度與所食蠶豆量的多少并無平行關系;成年人的發病率顯著低于小兒。
蠶豆病起病急遽,大多在進食新鮮蠶豆后1~2天內發生溶血,最短者只有2小時,最長者可相隔10天。如因吸入花粉而發病者,癥狀可在數分鐘內出現,潛伏期的長短與癥狀的輕重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