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床中比較常見的動靜脈置管種類包括頸內、鎖骨下靜脈等深靜脈置管,還有橈動脈、肱動脈等動脈插管,以及外周靜脈置管、留置針、中心靜脈導管等。 動靜靜脈置管的護理,主要是從置管前、置管時、置管后、拔管等方面進行。
1、放置前:病人達到解除導管的目的,并消除緊張情緒,同時評估穿刺部位的皮膚和肢體活動,明確有無消毒藥物過敏史,以免出現過敏癥狀;
2、放置時:嚴格按照無菌操作原則及放置步驟,排出空氣避免空氣栓塞。 在沖洗和封管的過程中,加入生理鹽水,確保管路暢通。 確認導管與皮膚之間的關系,以及導管的每一個接合處都妥善固定;
3、置管后:要注意導管是否有脫落、液體滴入是否通暢、有沒有滲出等情況。 還要保證穿刺點干燥、干凈。 如果液體滴入不良,可以用生理鹽水沖洗,仍有阻塞的病人,可能需要重新置管。 同時還要注意穿刺點周圍皮膚顏色、溫度、有沒有腫脹,以免形成血栓。 做好局部護理,避免污染、潮濕,有任何不舒服要立即告知醫生;
4、拔管術:拔管后,一般需要按壓3-5分鐘,大動脈需要按壓10分鐘左右,這樣就可以促進止血,避免皮下淤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