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膨出和脫出是發生在一個部位的兩種病,腰椎間盤膨出是腰椎間盤均勻膨大;而脫出是腰椎間盤變大,并因為椎間盤髓核的移位引起椎間盤的局限性改變而脫出,脊柱的生理力學原因,脫出的椎間盤多向后突出,壓迫神經而疼痛.腰椎間盤突出是脫出的另一個稱名,是一個病。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較為常見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為腰椎間盤各部分(髓核、纖維環及軟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破裂,髓核組織從破裂之處突出(或脫出)于后方或椎管內,導致相鄰脊神經根遭受刺激或壓迫,從而產生腰部疼痛,一側下肢或雙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臨床癥狀。腰椎間盤突出癥以腰4-5、腰5-骶1發病率最高,約占95%。
腰椎間盤突出日常預防
一、加強鍛煉,強身健體
腰突癥的基本病因是腰椎間盤退變,腰部外傷和積累勞損。因此通過鍛煉,骨骼和腰背肌就會堅強有力,神經系統反應就會敏捷,于是在從事各種活動中,動作才會準確、協調,腰椎才不易發生損傷;同時運動有利于減輕腰椎負荷,延緩腰椎間盤的退行性變,從而防止腰突癥的發生。鍛煉的方式可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如做廣播操、健美操、打太極拳等各種體育活動均可。
二、保持正確的勞動姿勢
正確的姿勢不但可以提高勞動效率,而且能防止腰部肌肉勞損,延緩椎間盤退變,從而有效預防腰突癥。
下面是幾種有助于保護腰椎的常用姿勢:
站立勞動者:髖、膝關節微屈,以15度左右為宜,自然收腹,雙側臀部肌肉向內收縮,使骨盆前傾,腰椎變直。
坐位工作者:調整坐椅的高度恰好使雙膝關節能自由屈伸,上腰椎與靠背椅貼近,保持脊柱伸直。椅子坐板不能太窄,應能托住雙側大腿為宜。
因工作性質需要半彎腰的勞動者(如炊事員、理發師等):保持下腰部伸直,兩足分開與肩平行,使重力落在雙髖關節和雙足上。彎腰搬重物時應先伸腰部,然后屈髖下蹲,再用力伸直髖、膝關節,挺腰將重物搬起;集體抬動重物時,要挺胸直腰,先屈髖下蹲,然后同時托起重物。
三、做好勞動保護、改善勞動條件
經常彎腰勞動者或挑重物者,可用寬腰帶加強腰部的穩定性。但寬腰帶只能在勞動時應用,平時要解下,否則可導致腰部力量減弱,甚至腰肌萎縮,反而產生腰背痛。
無論什么勞動,什么職業,在某個固定姿勢下,勞動時間都不要太久。特別是彎腰或反復扭轉身體的工作,要定期更換姿勢,使疲勞的肌肉得到休息。
一般來說,腰間盤脫出和突出屬于一種病,只是說法不同而已,需要注意的是,腰間盤突出是可以提前做到預防的,在平時加強身體鍛煉,在勞動中保持正確的姿勢,平時端正的坐姿,提高預防腰間盤突出的意識,一般來說都不會出現這種病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