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是一種常見的東西,不僅具有滋補身體的作用,而且板栗吃起來味道也是非常美味的,具有止血消腫的功效,板栗在平時的做法是非常多的,可以炒著吃,可以煮著吃,還可以做成板栗燒雞吃,板栗燒雞在平時是很受歡迎的美食,板栗燒雞雖然好吃,但是很多人不會制作,下面介紹公雞燒板栗的做法。
公雞燒板栗的做法
做法一
主料:母雞1000克栗子(鮮)200克調料:味精2克淀粉(蠶豆)10克鹽2克植物油50克醬油30克小蔥25克豬油(煉制)20克
1.將仔母雞洗凈,頭、爪劈成兩半,胸翅部位切成6塊,其它部位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雞腿剁成兩段,雞項剁成4厘米的段,雞腕破成4塊,剞小方格花紋
2.板栗在殼面上用刀砍成十字形,放入沸水鍋中用旺火煮5分鐘,取出脫殼
3.炒鍋置旺火上,倒入植物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雞塊炸5分鐘撈起
4.倒出鍋中油,加雞湯600毫升、板栗、醬油、精鹽、白糖、雞肫、雞肝、雞塊用旺火燒10分鐘,至肉塊松爽,板栗粉糯時,加熟豬油、味精、蔥白段、用濕淀粉勾芡,起鍋裝盤即成。
做法二
原料:仔母雞一只(約重1000克),板栗200克,芝麻油250克(約耗75克),豬油、雞湯、味精、白糖、濕淀粉、硝水、醬油、精鹽、蒜白各適量。
1.仔母雞宰殺去毛,去掉內臟、頭、爪,洗凈,切下頸項。將雞劈成兩半,把胸翅部位切成六塊,其它部位切成2.4厘米見方的塊,雞腿砍成兩節,雞頸切成3厘米長的段,雞腕切成四塊,剖小方格花紋,用刀將板栗的殼面砍成一字形,放入沸水鍋中,在旺火上煮5分鐘,取出脫殼,剝去內皮;
2.炒鍋置旺火上,下芝麻油,燒至七成熱,放入雞塊炸5分鐘后,用漏勺撈出,轄盡鍋中余油,加雞湯、板栗、醬油、精鹽、白糖、雞膿、肝,用旺火燒10分鐘,至肉塊松爽、板栗粉糯時,再加豬油、味精、蒜白,用濕淀粉調稀勾芡,起鍋盛盤即成。
吃雞肉的好處
1、減肥健身
雞胸肉中蛋白質高而脂肪較低,是減肥和健身人士可以常吃的肉類。
2、降低膽固醇
雞胸脯肉中的脂肪含量比較低,維生素含量比較高,可有利于降低膽固醇。
3、促進智力發育
具有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腦功能、促進兒童智力發育方面,更是有較好的作用。
4、治療體虛
中醫理論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可以治療由身體虛弱而引起的乏力、頭暈等癥狀。
5、補肝血
在中醫看來,雞肉是入肝經,因此具有補肝血的作用,女性在順產的時候,會出很多血,肝是藏血的器官,這時候燉點雞湯,便可達到補肝血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