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燉冬筍一直都是深受大家歡迎的菜品,特別是在南方地區,冬天的時候正是冬筍剛剛長出來的季節,新挖出來的冬筍吃起來口感清脆,在燉排骨的時候加入一些冬筍會使排骨的味道吃起來更鮮美,而且冬筍的營養價值比較高,經常吃對身體有好處,那么冬筍燉排骨的做法是什么?
原料:
豬排骨500克,冬筍150克,醬油20克料酒5克,鹽4克味精3克,白糖5克蔥8克,姜5克淀粉5克,油50克。
做法:
①冬筍切較厚的片。蔥切段,姜切塊
②炒鍋上火,放油將蔥、姜和筍片放入,煸炒至上色加入料酒、醬油、鹽、味精、白糖和清水,放入排骨坯料,用火燒開鍋后,轉用小火燒25分鐘,待汁收濃且口味濃香時,加入水淀粉,把汁全部掛在原料表面即可
什么人不適宜吃竹筍呢?
如果有人脾胃本來就虛寒,有點老胃病,比如糜爛性胃炎、胃潰瘍等等。肝屬木,脾胃屬土,多吃春筍,反而傷害了脾胃。如果恰好是這樣的情況,又嘴饞春筍,就做油燜筍吃吧,就是把筍放入鍋里快炒,然后加醬油紅燒燜干水分。這樣就去掉了一部分寒性。如果家里有烤箱,就把筍包了錫紙,放到烤箱里烤熟,味道也不錯,同樣去掉一部分寒性。
即便如此,筍雖然味好,也不能像薺菜那樣大吃。春筍里面有難溶的草酸,會引發過敏性鼻炎、皮炎、蕁麻疹。拿筍炒其他食物吃的時候,先把筍放在鹽水里煮10分鐘,又去了澀氣,又除了草酸。
過敏體質的人,切忌把春筍和海鮮一起吃。一旦過敏,怕是很難收拾哦。
老人、兒童不宜多吃,每餐最好不要超過半根。中醫認為,竹筍有滋陰、益血、化痰、消食、利便等功效,但筍中的大量纖維素較難消化,同時筍中含有難溶性草酸,食用過多易誘發哮喘等老慢支疾病、過敏性鼻炎、皮炎等。春季本來就容易過敏,對于容易產生攝入性過敏的人來說,食用春筍還易引起蕁麻疹。因此,小兒應少量吃春筍,但不能吃毛筍;老人吃筍一定要細嚼慢咽。
為防止出現過敏,吃筍應先少量嘗點,如有反應,馬上停止;如沒有反應,可適當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