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苦、澀,溫。歸肺;大腸經。
功能主治:收斂,生肌。外用治燒燙傷,小兒濕疹。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焙干研粉,用香油調搽患處,或煎水洗患處。
附方:
①治風濕性關節炎:松樹皮(去粗皮)、錦雞兒根、茜草、絡石藤,虎刺。水煎服。(《浙江民間常用草藥》)
②治腸風下血過多:松木皮(先刮去粗浮者,取貼木嫩皮)銼細,焙令半干,再入銚子內,慢火炒干,為細末,入臘茶,白湯點服,食前。
③治久痢:赤松皮(去上蒼皮)切為散,面粥和一升服之,差即止。
④治金瘡:古松皮,煅存性,研末搽之,最止痛。
⑤治小兒頭瘡浸濕(名胎風瘡):古松皮入豆豉少許,瓦上炒存性,研末,入輕粉、香油調涂之。
⑦治燒傷:老松樹皮燒成炭,研為極細末,過篩。清創后,患處有滲出液或化膿時,直接撒粉;無滲出液者,用香油調成糊外敷。
1、抑制脂蛋白氧化和羥“自由基“引起的DNA損傷;
2、有益于治療氣喘;
3、抗水腫。外用可以保護皮膚免受紫外線的侵害;
4、抗炎癥和免疫調節;
5、阻止α腫瘤壞死因子引起的動脈粥樣硬化;
6、降低人體血液內“壞膽固醇”。提高血漿的抗氧化能力并調整血漿脂蛋白比例;
7、延長維生素C的壽命,激活維生素C和維生素E,與類胡蘿卜素類如蝦青素(英文稱Astaxanrthin,簡稱ASTA)等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8、保護眼視網膜免受由氧化應激反應造成的傷害;
9、輔助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疾病,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視網膜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