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檢查
一般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檢查無異常。應常規做心肌酶測定,血電解值、pH值和免疫功能等檢查。
二、輔助檢查
常規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和胸片檢查。
各旁路引起預激的心電圖特征如下:
1、房室旁道
①PR間期(實質上是P-δ間期)縮短至0.12秒以下,大多為0.10秒;
②QRS時限延長達0.11秒以上;
③QRS波群起始部粗鈍,與其余部分形成頓挫,即所謂預激
④繼發性ST-T波改變。
上述心電圖改變尚有分為A、B兩型的。A型的預激波和QRS波群在V1導聯均向上,而B型V1導聯的預激波和QRS波群的主波則均向下;前者提示左室或右室后底部心肌預激,而后者提示右室前側壁心肌預肌。這種分類方法雖然受到預激是不同部位旁路所致的多變QRS波群的限制,但有助于區別旁路的心室端在左或右、前或后,因而沿用至今。
2、房結、房希旁道
PR間期少于0.12秒,大多在0.10秒;QRS波群正常,無預激波。這種心電圖表現又稱為短PR、正常QRS綜合征或L、G、L(Lown-Ganong-Levine)綜合征。
3、結室、束室連接
PR間期正常,QRS波群增寬,有預激波。
預激綜合征室上性心動過速發作時,預激表現大多消失,心電圖表現為QRS波群形態正常的室上性心動過速。并發房撲或房顫時,QRS保持預激特征的不少見,心電圖表現為QRS波群畸形寬大的房撲或房顫;心室率大多超過200次/min,甚至可達300次/min。房撲時可呈1:1房室傳導,并可能辨認房撲波。房顫時心室律不規則,長間歇之后可見到個別QRS波群形態正常(可能為旁路不應期延長,房室結內隱匿傳導作用消失后,沖動全部或大部經房室結傳導所致),并可能辨認房顫波。心室率極快時,還可伴有頻率依賴性心室內傳導改變。
3.預激綜合征的心電圖改變,一般分為典型及變異型兩種
1)典型預激綜合征;
(1)P-R間期縮短:嬰幼兒0.08s以內,年長兒0.10s以內,成人0.12s以內。
(2)QRS波時間增寬:嬰幼兒在0.08s以上,年長兒0.10s 以上,成人0.12s以上。
(3)QRS波型:開始部分粗鈍,挫折,形成預激波。
(4)P-J時間:正常,嬰幼兒0.20s以內,年長兒0.24s以內,成人0.26s以內。
典型預激綜合征是由于房室副束或房束副束及束室副束并存而產生。根據預激圖型分為3型:
①A型:預激的心室肌為左室后底部,預激波和QRS波主波在V1、V2和V5、V6導聯均向上。
②B型:右室外側壁預激,預激波和QRS主波在V1、V2導聯向下,而V5、V6導聯向上,電軸左偏。
③C型:左室側壁預激,預激波及QRS波在V1、V2導聯向上,而V5、V6導聯向下,電軸右偏。
2)變異型預激綜合征:
可僅有P-R間期縮短,而QRS波正常,由房束副束引起,又稱L-G-L綜合征求意見(Lown-Ganong-Levine syndrome);或僅有QRS波增寬,并有預激波而P-R間期正常,由束室副束引起。典型預激綜合征最常見,新生兒期A型較B型多,年長兒兩型近似。B型多見于器質性心臟病病人。
除上述心電圖特征外,心電向量圖可作為診斷依據,其特征是各個面上QRS環起始部分運行緩慢成一直線,持續可達0.08秒,以后突然轉向并以正常速度繼續運行。QRS環運行時間可超過0.12秒。希司束電圖和體表或心外膜標測(mapping)有助于鑒別各項頂激和進行旁路的定位,在確診旁道是否參與心動過速折返環方面起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