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萬物復蘇,也正是生機盎然的季節。但是,春天也是“百草發芽,百病發作”的季節。
所以中醫則認為,春宜養陽,因為人體的新陳代謝也很旺盛,陽氣升發,而在中醫認為,肝屬木,因而春天養陽,重在養肝。
肝臟可謂人體最大的“化工廠”,承擔著排毒護體的重要責任。但是日積月累的毒素將給身體帶來極大負擔和隱患。所以春季要加強肝臟保健,把肝這個“解毒工廠”建設好、經營好。
中醫認為肝與脾的關系主要是疏泄與運化,生血與藏血的關系。簡單來講,只有肝的疏泄功能正常,脾胃才能升降適度。肝分泌的膽汁還有助于脾胃對食物的消化。另一方面,肝需要脾胃化生的營養物質來供養。所以,春天養肝要健脾養肝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所以我們可以選擇甘平或甘溫的食物和藥物來補益陽氣﹑健脾和胃,并適當吃一些具有升發、疏理肝氣的東西,如春筍、香椿、春韭、豆芽等。
另外,在春季也要少吃有酸味的食物,如李子、橙子等;少吃容易助肝火的食物,如狗肉、大蒜、蔥等。多吃一些對脾胃功能有幫助的食物,如米飯、谷物、山藥等。
春季人體陽氣不穩,所以也要適量運動,人們在鍛煉時要注意控制運動量,以參加活動量小的運動為宜,做到微微汗出,形勞神不倦,增強免疫力,也可選擇簡單易行的活動,如打打太極、散散步、慢跑、跳繩、健身操及放風箏等。
中醫認為肝屬木,因此,養肝首要一條就是調理情緒。對于肝病病人來說,更應隨時保持心情愉快,過喜﹑過怒等異常情志刺激都會損傷肝臟,來達到保護肝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