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心與自尊
孩子們在鍛煉時能運用他們的身體,并發揮他們的潛力。孩子們要知道如何控制他們的身體,要有足夠的身體協調能力。體育活動結束后,孩子們的表演也得到了肯定。孩子獲得了這種信心。當孩子得到認同時,他們也會贏得更多的自尊心。因此,家長們應該怎么做呢?
1.正面反饋。看著寶寶在鍛煉時,有了好的表現或肢體動作,家長可以用拍手或語言肯定,對孩子的進步作出肯定,這也是孩子自信增強的一種方式。
2.提高孩子的運動能力。孩子在運動項目中的表現,也是從陌生到熟悉,多練習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所以家長可以不斷地調整孩子的技巧,讓孩子重新獲得自信,孩子在體育活動中贏得尊重。
二、自律性與法制
任何運動項目都是運動存在的規律,每個人要參加這項運動,都必須遵守這一規則。體育規則約束孩子們,并使孩子們有更快的能力提升。孩子們也漸漸認識到要完成體育鍛煉,也要遵守這些規則,逐步讓孩子體會到自律的益處,自律能讓自己更快地贏得成功。
對于這一點,孩子們需要告訴父母,孩子們應該遵守什么規則,讓孩子們多加練習,稱贊孩子們的表現,期待孩子的進步。要鼓勵孩子能遵紀守法,在遇到失敗時,不要灰心,仍然需要遵從這一標準,方能更接近成功。
三、尊敬別人
對幼兒情商的培養,不僅要求對自己要有約束,對孩子也要懂得尊重別人。在體育活動中,尊重別人也能鍛煉。例如面對和自己一起完成這一動作的人,或是面對競爭時,都要懂得以友好和謙虛的態度面對。
要享受運動的快樂,就要懂得尊重他人。家長在這方面也要以身作則,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孩子影響最大。家長的言傳身教,可以使孩子們更懂得尊重別人的意義。
鍛煉對孩子情商的提高大有裨益,家長要學會利用運動這個渠道,讓孩子提升自己的情商,這就是養育孩子的恰當方法。